画山绣水画山绣水杨朔 杨朔( 1913 - 1968 ),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抗日战争时期,写过不少通讯和中篇小说;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新华社特派记者, 1949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抗美援朝时期,写出优秀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1956 年以后,从事外事工作,同时写了大量散文。重要作品有《雪浪花》《樱花雨》《荔枝蜜》《海市》《茶花赋》等。风景欣赏大榕树 ---- 传说中刘三姐对歌处观风景 谈感受渔舟唱晚晨牧漓江最美的地方——兴坪风光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 —— 韩愈 唐朝诗人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是桂林山水的最真实的写照。簪山、带水、幽洞、奇石,被誉为桂林风景的“四绝”,其山水洞石浑然一体的景象组合,举世无双。烟雨、光影、植物、动物、田园、村舍、名园、古迹,则被称为桂林风景的“八胜”。请默读一遍课文,然后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放声朗读,体会文章的诗意美。积累字词褒贬 最醇 攒聚 恍惚 贮藏 圩子黑黝黝 瘦骨嶙峋 玲珑剔透 萧萧瑟瑟chúncuánzhùwéiyŏubāolíntīsèhuāng h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桂林山水的特点。清奇峭拔,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想像。提示: 题目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绣出来的山和水。“画”和“绣”一般都用来形容诗文或景物,“画”指其中蕴涵的诗意,而“绣”指工巧,有华采。题目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色,充满了诗意,精致优美。思考: 课文以“画山绣水”为题,妙在何处?3 、课文中堪称“画山绣水”的景有哪些? 桂林山水(第 2 段) 漓江水色图(第 4 段) 鱼鹰捕鱼图(第 5 段) 第一部分( 1 - 3 ):总写桂林山水第二部分( 4 - 15 ):写桂林到阳朔江上景色和船家 口述的关于景点的各种传说。第三部分( 16 - 17 ):启示人们,面对美景,牢记过 去畅想未来。第一层( 4 - 5 )、江上如诗如画的景色。第二层( 6 - 15 )、了解江上的山岩的名称和传说。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 给文章分给文章分层层 作者把写自然山水之美与船家所讲述的传说故事有机融合,边赏景,边听故事,融情于景,情景相生,有情趣,有哲理。 说说本文和其他写桂林山水的文章在角度上有什么不同?作者是从怎样的思路来写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1 、课文开篇引诗的作用是什么?提示:点明桂林山水和天下山水的关系,说明桂林山水的不平凡,体现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偏爱。理解2 、齐读课文第 2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