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导论》教学教案第 1 章 什么是大数据课时内容大数据的概念、发展历程 授课时间 45 分钟课时1和主要特征教学目标0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大数据,以及大数据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哪些方面教学重点0 了解人类信息文明的发展历程0 熟悉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具体发展表现0 掌握大数据的主要特征0 掌握大数据的社会价值教学难点0 熟悉大数据的 4V 特征教学设计1、 教学思路:(1)阐释人类信息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2) 讲解信息技术主要解决的 4 个核心问题的具体发展表现;(3)理论阐述了数据生 产方式的变革历程,以及各个阶段的具体发展情况;(4)从数据、技术特征两个 方面分析大数据的主要特征;(5)大数据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2、 教学手段:(1)通过课堂讨论提出问题,活跃课堂气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介绍了大数据技术的基础知识,作为大数据技术的 基础教材,以提升读者对大数据的认知,每章结束都配有习题,帮助老师进行考查。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大数据”的横空出世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活,信息爆炸己经积累到一个开始引发变革的 程度 。它不仅使世界充斥着以往更多的信息,而且其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信息爆炸的学科如天文学 和基因学,创造出了“大数据”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几乎应用到所有人类智力与发展的领域中。“大数据”带来的影响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云计算、物联网等主题时,一个崭新的概念“大数据”横空出世。大数据 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 IT 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对国家治理模式、企业决策、组织和业 务流程,以及个人生活方式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可创造出超万亿美元的价 值,将是未来 IT 领域最大的市场机遇之一,其作用堪称是又一次工业革命。“大数据”产生的背景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人类产生的数据量正在呈指数级增长。大约每两年翻一番, 根据监测,这个速度在 2020 年之前会继续保持下去。这意味着人类在最近两年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 之前产生的全部数据量。大量新数据源的出现则导致了非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爆发式的增长。信 息数据的单位由 TB、PB、EB,再到 ZB 的级别,这些由我们创造的信息背后产生的这些数据早己远远超越了目前人力所能处理的范畴。如何管理和使用这些数据,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领域,于是大 数据的概念应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