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学习目标 : 以科举制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诞生• 地位• 影响——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他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综合性大学 。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创办于 1898 年, 1912 年改名为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是“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北大校徽 北大校牌 北大校牌上“北京大学”四字系毛泽东手书 废科举,兴学堂(教育改革)• 科举制度的废除。( 1905 年)• 新学制的制定—— 原因: 制定和主要内容: 影响:• 各级新学堂的开办。西学东渐使部分中国人看到中国教育的落后;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迫切需要先进的科技人才。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了新学制,并在全国施行。该章程对国家的教学体制和新式学堂做了比较全面、明确的规定。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谈谈你对清末为什么废除科举制的看法。 科举制的创立,使选官的范围更广,使一些平民子弟有机会做官。 但到了明清时代却发展为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中选题,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考中的人只懂儒家经典,没有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都是忠实的奴仆,与社会发展也极 不相称。 因而, 1905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申报》的创办• 创办——• 特色——• 影响——•在《申报》创刊之前,中国已经有外国人办的报纸。 1872 年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后由中国人接办。•紧密结合生活,属商业性质的报纸,内容丰富,新闻量很大并注重真实性。•《申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形态最完备的近代报纸,对后世报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申江新报》,它从 1872 年 4 月 30 日创刊,直到1949 年 5 月 27 日停刊,前后办了 77年,共出版 25600 号。初由英商安纳斯 · 美查( Ernest Major )等人集资创办。 1909 年为买办席裕福收买, 1912 年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先后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