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税局推行机关基层一体化建设总结XX县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以浅丘地貌为主。全县幅员平方公里,辖七乡五镇,同东坡区、夹江、洪雅、名山、蒲江等区、县接壤,总人口万元。年全县工农总产值亿元,财政收入万元左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小县。全县国税系统共在职干部、职工名,分管全县户纳税人的国税征管工作,年两税收入万元。近几年来,XX县区国家税务局围绕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建立“以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和税收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型税收征管模式,以改革总揽全局,在全县国税系统开展了推行机关基层一体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XX县区局基本实现了机关基层一体化,较好地适应了新时期国税工作的要求,有力推动了丹棱国税事业的发展,整个国税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一、行机关基层一体化建设的具体做法XX县区国税局机关基层一体化建设启步于年。当时丹棱国税局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问题。年以前,收入任务完不成,干部、职工思想不稳定,征管工作不力,导致上级不满意,地方党政领导不满意,内部干部、职工不满意。针对这种情况,当时的地区国税局下决心对县局的班子进行了调整,并在全县国税系统开展了以推行专业化管事制度为重点的征管改革,撤销了区、乡税务所和XX县区税务所,组建了县局征收管理分局、农村个体集贸税收管理分局和稽查局,重新调整了内设机构,同时,在全县国税系统全面开展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干部双向选择,从而初步确立了机关基层一体化的基本框架,也迅速改变了丹棱国税干部的职工的精神面貌。在后来的工作中,我们发现,这次改革虽然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例如: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征管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干部、职工责权利的问题没有解决;执法主体的问题,多数干部含糊不清,“两权”监督机制不健全;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的问题没有解决;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忙闲不均,工作相互扯皮的问题依然第1页共8页存在;干部的教育培训没有及时跟上,干部的素质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等。年,结合征管改革、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三位一体”的改革,我们对全局机关基层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回顾和分析,在总结过去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上级征管改革、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确立了通过实施“三位一体”的改革,全面推进和深化XX县区局机关基础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本着这一指导思想,全局上下同心协力,人人参与,群策群力,着重抓了以下工作:一是认真解决好税收执法主体的问题。我们认为,过去在运行机关基层一体化中,之所以仍然存在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责权利不能很好结合等方面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执法主体不明确。对此,年县局明确,丹棱国税部门的执法主体只有一个,那就是XX县区国税局,其余的机构均为工作部门,不属于执法主体。于是,我们进一步修订了机关基层一体化建设方案,使之成为我们开展各项改革的总纲,也使改革方向清楚、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在工作中,我们对全局的机构设置、国税工作、人员配置等进行了一体化的重新整合,较好地适应了新时期国税工作的要求。二是进一步调整机构设置。根据新的机关基层一体化方案,我们针对前一轮改革后所设机构存在的弊端,重新对全县的国税机构进行了整体规划,及时撤销了原来的两个派出机构征收管理分局和农村税收管理分局,保留原直属机构县局稽查局。重新组建了办公室、人事教育监察股、计划征收股、法制征管股税、税收管理股、信息管理中心,将全县国税部门征收权、管理权、稽查权等整体上收到县局,分别由县局有关职能股室承担。三是进一步明晰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对于各部门的职责,县局在机构改革方案中进行了明确,办公室主要负责文秘、宣传、后勤保障工作;人事教育监察股主要负责干部职工管理、干部职工的教育培(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训、党风廉政建设和文明创建等工作;计划征收股主要负责税收计划的执行,税源监控,组织税款入库,税收会计、统计、票证第2页共8页管理,直接为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