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拓宽技能人才成长渠道近年来,我们把培养技能人才提高到事关企业兴衰成败、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紧紧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激励等环节,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为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客观分析形势,把握职工现状,明确了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建设要求不断提高,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企业内部情况来讲,一是企业分立破产政策的实施,职工总数从高峰期的 8000 余人,锐减到目前的 6000 余人,一部分掌握绝技绝活的高技能人才,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退出工作岗位;二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引进各类高精尖设备 300 余台,扩充生产能力,引进和改造普通型数控设备 200 余台,对职工技能水平要求进一步提高;三是现有职工的文化结构发展很不平衡,目前公司有硕士生 7 名,本科生 800 余名、专科生 1000 余名,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职工总数的 50%以上;四是按照职工收入划分技能,现有高级工 436名、中级工 2129 名,初级工 209 名,实际上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认证的四个传统工种,现有高级工 210 名、中级工 100 名,初级工 19 名,和建设高科技现代化企业的要求很不适应;五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具有核心技术产品的不断开发,先后完成军品开发并设计定型 36 项、民品钻夹开发投产 44 项,取得各种专利 12 项,型材开发了 4 个系列的新产品,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企业人才结构现状,为了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我们制定了近期和长期技能人才发展目标,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核心级(集团级、国家级)专门技能人才达到 5 人左右,公司级专门技能带头人达到 100 人左右,分厂级带头人达到 200 人左右;文化结构上通过接受专门职业教育、技校、中专以上学历要达到 60%以上,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要达到 20%以上。到 2020 年主要专业和产品领域要拥有 3-5 名在2国际国内都有一定影响的领军人物,全公司在岗职工全部具备技校、中专以上学历,其中具备大学学历的要达到 3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要达到 10%左右,且全部都能熟练掌握高科技、现代化工艺技术和生产技能。二、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激励力度,完善了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