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全球环境治理的困境标签:全球环境治理;责任;价值观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环境治理。目前,全球环境治理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严重困境。困境产生的根源是环境“责任赤字”和“价值观缺位”。因此,改革全球环境治理体系,需要坚持以公正为核心的价值观为指导,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加强环境制度建设,增强环境责任意识。全球环境治理指的是为应对生态环境的挑战,国际社会中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公司企业等在内的各种行为体,通过谈判、协调与妥协等方式来进行合作以稳定国际环境秩序,进而保护全球生态环境与资源的进程。生态环境问题因具有整体性、跨国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所以,“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足够的力量独自对付整个生态系统受到的威胁。对环境安全的威胁只能由共同的管理及多边的方式和机制来对付。”自 1972 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环境问题“牢牢地置于全球议程之中”。”国际社会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全球环境合作面临重重困境。2009 年 12 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进程和结果也折射出国际社会在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等方面在内的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中面临的严重困境。全球环境治理的困境反映出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与基于地缘政治的解决企求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国际权力结构的不平衡严重阻碍了环境问题的解决。从环境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视角看,“环境恶化程度取决于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力量均势。当富国权力大于穷国时,环境恶化加剧”,“权力和财富分配越不公平,环境恶化越快”然而,本文认为,全球环境治理困境的更深层原因是国际社会存在的环境“责任赤字”(AccountabilityDefi 一 cit)与“价值观缺位”。因此,治理全球环境问题需要从增强国际社会的环境责任和树立以公平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中寻求。一、全球环境治理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20 世纪 60--70 年代,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引起世人的关注,国际环境运动在全球兴起,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也随之发展起来。尤其是 1972 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不断发展与完善。具体体现为:首先,以联合国为中心、由各国政府和全球公民社会组成的全球环境治理网络建立并发展起来。联合国成为协调和处理全球环境问题的中心机构,各国政府是全球环境治理的支柱,迅速发展起来的全球公民社会则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全球性和国家(地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