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力对比二战前夕,斯大林曾经说:中国没有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她。这种落伍,首先在中国和日本的较量中残酷地展现出来。当时的中国与日本,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候,因为中日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是非常惊人的。从经济基础角度看,日本每年的工业产值相当于 60 亿美元,中国当年的经济产值也就 13.6 亿美元,日本当年的钢产量是 580 万吨,而中国当年的钢产量只有 4 万吨。日本当年煤的产量是 5070 万吨,中国是 2800 万吨。中国那么多的煤,只有日本的一半多一点。日本的石油储备 169 万吨,中国的石油只有 1.31 万吨。铜呢,日本是 8.7 万吨,中国只有 700 吨。飞机,日本每年可以造 1580 架,当年就能造这么多,中国一架也造不了。大口径的火炮,日本当年生产了 744 门,中国连一门也造不了。日本当年造了 330 辆坦克,中国一辆也造不了。汽车,日本当年造了 9500 辆,中国也是一辆造不了。军舰,日本当年生产的军舰是 52400 吨,中国一吨也造不了,也就是说当世界进入这个机械化军事时代的时候,中国居然不能生产任何一种机械化时代的主战兵器,坦克、飞机、军舰、大炮都不能造,那么无论是经济形态、技术形态还是军事形态,日本都已经遥遥领先中国一个时代。[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post_12723504_1.html/]具体到双方军事实力的直接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差别就更大。卢沟桥事变以前,中国海军,中华民国的海军两万五千人,装备舰船是66 艘,分为巡洋舰、轻巡洋舰、运输舰、练习舰、鱼雷艇等等,总吨位只有 57608 吨。而日本海军截止到 1937 年,它拥有舰船 285 艘,总排水量达到 115 万吨,比中华民国的海军整整多了 110 万吨,日军的海军编成是 12.7 万人,当时的编成,有 4 搜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 6.9 万吨,将近 7 万吨。水上飞机母舰 2 艘,3.1 万吨,战列舰 9 艘,27 万多吨。重型巡洋舰 12 艘,轻型巡洋舰 21 艘,驱逐舰 102 艘,潜艇 59艘,练习舰 1 艘,一个练习舰就有 1 万吨排水量。潜水母舰 5艘,还有布雷舰、海防舰、炮舰等等,一大批的军舰还在建造。其中在建造的两艘战列舰,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大和”号和“武藏”号。一艘军舰的排水量就在 7 万吨,也就是说日本一艘军舰的排水量相当于整个中华民国海军海军的吨位,这就是双方当时海军的差距。当年明治维新时期,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