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XX省经济结构调整与高职教育发展问题研究马书燮(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濮阳457000)摘要。高职教育是与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基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结构亟需调整下,与此相适应高职教育也必须加以改革和调整。因此,探究经济结构调整和高职教育发展问题,寻求和建立二者互动发展的有效机制,对于XX省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XX省;经济结构调整;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地方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层次,高职教育必须依托于区域经济发展,以其为经济基础。而高职教育则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而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经济特色化,所以区域经济在发展和形成特色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职教育系统。只有实现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的成功对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达到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一、XX省的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XX省作为中部大省,经济发展水平与周边省份及发达省份相比,还是由较大差距,在国内教育大的环境下,政府对高职教育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仍有些偏颇。具体表现为:第一,对高职院校的结构布局政府缺乏合理规划。第二,缺乏完善健全的高职教育法律体系。第三,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第四,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二)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不明晰第1页共6页就河南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来看,无特色的办学模式是大多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这就削弱了对地方经济的服务功能和降低了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适应性。首先,办学方向不明确。其次,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最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落后。(三)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不适应调查得知,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XX省的大多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后危机时代,XX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重点在于:战略支撑产业和支柱产业要做大做强,战略新兴产业必要加快发展。但目前XX省大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中缺乏与产业发展需求一致的专业及相关人才培养,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数量虽多,但特色性较少,灵活性和针对性不足,以致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和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四)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近年来,XX省高职院校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逐步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努力使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多样性。(教学论文)目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被高职教育广泛认同并作为其主要发展途径。但在具体实践和落实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及时满足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主要原因是: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有误;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二、XX省高职教育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一)加强政府的主导性宏观调控功能1.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推动高职教育与经济结构调整二者的互动发展,政府应以本省高职教育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为基点,做全盘考虑,针对其规划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保证二者的协调良性发展。政府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应兼顾三方面要求。第一,目的明确。第二,实际运作具有可行性。第三,政策法规条文必须细化。2.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以调节高职教育发展。政府在经济第2页共6页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社会总需求,从而关联到人力资本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而对整个高职教育发展产生影响。政府可运用财税政策杠杠调节高职教育适时发展。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关的劳动就业政策、人事工资政策及教育方面的政策来调节高职教育的发展。政府可利用其信息优势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二)增强高职教育发展的适应性1.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要明确化,办学方向要区域化。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必须明确,办学方向必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