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 :1.呼吸链 (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chain 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 和 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互相关联的链状。2.化学渗透假说(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利用高能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内膜外,造成内膜内外的一个H+ 梯度(严格地讲是离子的电化学梯度) ,ATP 合酶再利用这个电化学梯度来合成ATP。3.电子载体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 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 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4.阈值效应:突变所产生的效应取决于该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线粒体DNA 的比例, 只有突变型 DNA 达到一定数量(阈值)才足以引起细胞的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称为阈值效应。5.导向序列 :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6.信号序列 :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7.共翻译转运 :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由于这种转运定位是在蛋白质翻译的同时进行的,故称为共翻译转运。8.蛋白质分选 :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分选。核糖体 :1.原核生物mRNA 中与核糖体16S rRNA 结合的序列称为SD 序列 (SD sequence) 。2.核酶 :将具有酶功能的RNA 称为核酶。3.N-端规则 (N-end rule):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寿命特征,称为半衰期 (half-life) 。研究发现多肽链 N-端特异的氨基酸与半衰期相关,称为N-端规则。4.泛素介导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 介导 ,故称为泛素降解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对被降解的蛋白质进行标记,由泛素完成 ;二是蛋白酶解作用,由蛋白酶体催化。细胞核 :1. 核内膜 :有特有的蛋白成份(如核纤层蛋白B 受体),膜的内表面有一层网络状纤维蛋白质,即核纤层(nuclear lamina ),可支持核膜。核外膜 :靠向细胞质的一层,是内质网的一部分,胞质面附有核糖体核周隙 :内、外膜之间有宽20~40nm 的腔隙,与粗面内质网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