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考试试题华中科技大学 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中国语文》试卷( A)(闭卷)(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且答题纸与试题纸分开交)学号姓名院系班级得分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 7 题 14 分,多选、少选、错选一律不得分)1、中国古代散文最远可追溯到()。A、结绳记事 B、甲骨卜辞 C、岩画 D、铜器铭文2、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内涵包括()。A、功业意识 B、慷慨文风 C、生命意识 D、悲凉文风3、“五四”时期出现了散文创作的盛况,其时产生了()等散文名家。A、郁达夫 B、邹韬奋 C、周作人 D、张承志4、()属于 90 年代“文化散文”。A、林语堂的《纽约钓鱼》 B 、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C、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D、范长江的《塞上行》5、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A、渐变性 B、不平衡性 C、社会制约性 D、任意性6、中古汉语的声调包括()。A、平声 B 、上声 C、去声 D、入声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 句中使用的修辞格是()。A、比喻 B 、对偶 C、拟人 D、夸张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 20 分)1、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骚传统是指()和()形成的传统。2、唐代“古文运动”是针对六朝以来盛行的()而提倡散文的“散文化”。3、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中比、后比、收结。4、元明清的戏剧主要是杂剧和()两种体制。5、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统称()。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进()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强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6、1930 年代,文坛上风行过幽默小品与闲适散文,推动这一风气的是后来被称为“幽默大师”的(),他创办了()等刊物,大力提倡幽默。7、《有关大雁塔》是()的诗歌作品。8、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就是语言的()分类。9、在汉语史上先后出现过()、()、注音字母等标音方法。10、()是迄今所见的相当成熟的最早的汉字。11、六书中,()的出现,标志着造字方法完全成熟。12、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押韵叫()。13、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2 / 11 三、修改下列病句:(每题3 分,共 6 分)1、在前面所讨论的问题中,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时,都把物体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