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之发明史<1>印刷業的發展簡史{2} 印刷術的發明(3)凸版印刷史略印刷業的發展簡史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中國的印刷術,不是由某人獨力發明,也不是在某一年代突然發明的;而是千百位先賢智慧的結晶,數千年經驗的累積,逐漸綜合演進發展的集體創作。印刷業日新月異書籍也越來越美麗中國的印刷術,導源極早;自新石器時代的印文陶、斑文布,商周的甲骨文、鐘鼎文、璽印封泥,秦代的石刻碑文、模印傳瓦,漢代的石經、到東晉的木板雕印符咒,皆為其先期的歷程。古代印璽,用於印布、印帛、印木、印陶、印泥,皆印刷術之先河。印字之主要意義有二:一是印章,一是印刷。中國在周代,用印章已多,至秦漢,廣及民間。印章印於紙上,便與雕版印刷之作業過程相同。人類文化,乃先有圖畫,後有文字。印刷的發展,是先印圖畫,後印文字。圖畫印刷,其內容由簡而繁;文字印刷,其字數由少而多。進而文字與圖畫混合印刷,形成了我中國的印刷文化。漢代印章制度普及於民間。佛教徒及道教徒仿印章之法,刻印佛像與符咒。漢和帝元興元年,宦官中常侍蔡倫,利用樹皮、麻頭、魚網、破布,發明造紙新方法,對印刷術之推廣,居功至偉。漢靈帝時,發明拓印之法。設備的自動化 。印刷生產能量大為提高梁武帝曾在其父蕭順之墓前立表,石刻「太祖文皇帝之神道」八字,是與印章一樣的左反書刻法。唐初貞觀十年,印行「女則」十篇,是為雕版印書之始,可惜無實物可証。現存的最早雕版印刷書籍,是在韓國發現的「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據考證,約雕印於唐武則天長安四年至玄宗天寶十年間,比現存倫敦「大英博物館」由王玠刻印的「金剛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早一百多年。宋仁宗時,畢昇首創膠泥瓦活字版印刷法。南宋紹興年間,政府用銅版印刷鈔票「會子」 。在「會子」以前的鈔票「交子」 、「錢引」、「關子」,也是印刷品。中國發明的印刷術經宋朝時蒙古人西征,元朝馬可孛羅東遊中國與明朝鄭和下西洋,先後傳入西方。元朝王楨設計木刻活字,並創韻輪字盤檢字排版法印書。到了十五世紀初,朝鮮(今韓國)創用銅質活字,刊印「大學衍義」、「詳定禮文」及「十八史略」等書,是為最古之金屬活字版印刷品。西方印刷術的發展可追溯到十四世紀時,歐洲開始用雕板印刷,著名之板印古籍為「貧民聖經」及明英宗時,德國人顧登堡和荷蘭人柯斯特創合金活字版。飛達連續彩色單張印刷機後於清嘉慶年問傳入中國。一四六O年,意大利人菲尼格拉創雕刻凹版印刷法。後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