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十世纪的中国明史研究

二十世纪的中国明史研究_第1页
1/23
二十世纪的中国明史研究_第2页
2/23
二十世纪的中国明史研究_第3页
3/23
二十世纪的中国明史讨论(之一) 2004-10-24 南炳文 旧版文章 点击: 1610 二十世纪的中国明史讨论(之一) --------------------------------------------------------------------------------作者:南炳文 (中国经济史论坛于 2025-1-19 22:08:25 发布) 阅读 772 次百年来的明史讨论状况,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一个非常时期。第一个阶段为 1901 年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第二个阶段为 1949 年到 1966 年“文革”运动爆发;第三个阶段为 1976 年粉碎“四人帮”至 20 世纪末。一个非常时期为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之间的“文革”十年时期。这三个阶段和一个非常时期的明史讨论,各有不同的处境和特色。 一、明史讨论的新阶段 1901 年至 1949 年,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一方面民族危机非常严重,另一方面中国人民坚韧地进行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此时,国内外交往也空前频繁,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想,包括进化论和有用主义史学新观点、章节体和传记文学体史学编撰新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等纷纷传入中国,使中国史学界突破了封建史学的束缚,讨论领域、观点、方法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背景下,明史讨论与 20 世纪以前的传统史学相比面貌大改,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主要表现是:为帝王撰写家谱式的狭窄讨论,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宽阔领域、多种角度的讨论所替代;在讨论的观点方法上大多不再是鼓吹三纲五常,颂古非今,或简单地排列历史现象,而是应用新观点(如进化论、唯物史观)、新方法(如章节体、传记文学体、现代自然科学的见解),使讨论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为适应现实斗争或生活的需要,注重与之相关内容的讨论,如明末与南明史、明代东北地区及满族先世史、以抗倭为主的中日关系史、郑和下西洋中欧关系史等,成为讨论的热点,这也是其时明史讨论令人注目的一个现象。 关于明末与南明的历史,早在清朝前期,已有明朝遗民着力进行过讨论,既用于寄予其故国之思,总结明亡的历史教训,又用以鼓吹民族思想,与清朝相对抗。进入 20 世纪之后,随着各阶层人民反清情绪的增长,这类讨论更趋高涨。到了三四十年代,在抗日热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它又被利用来作为鼓舞士气、救亡图存的重要舆论工具,从而更加兴盛。史家或整理出版有关史料,或讨论明末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状况,或表彰明末至南明坚持抗清的志士及誓不与清朝合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二十世纪的中国明史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