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 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复习备考资料——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事故分类知识点详解(淘者 2019.6.5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事故分类、判断是每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必考的知识点,如果没有系统性的对这方面知识点进行学习,考生往往在考试时不知所措,胡乱回答一通。本文特意对这两方面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思路,方便记忆。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危险有害因素和生产安全事故类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应不同的国家标准,二者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都应用很广,但很容易给人造成混淆。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方法中包括了事故分类,是以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来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下面把这两个概念分开讲述一下:一、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是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辨识的基础。危险有害因素,与之相对应的运用最广的一个标准是:GB/T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这也是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一种指导方法。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方法还有许多种,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辅导教材《安全生产管理(2011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121-123 页上的介绍,主要有以下三种. . 方法:(一)按照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 )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如下4 类(共 15 种):1. 人的因素 (代码: 1):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11)(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12)。2. 物的因素 (代码: 2):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21)(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22)(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23)3. 环境因素 (代码: 3):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代码:31)(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代码:32)(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代码:33)(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代码:39)4. 管理因素 (代码: 4):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