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素质基础训练(四)第 4 单元班级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 分,共 40 分)1.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有关⋯⋯()A.禅让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科举制2.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B.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C.南方少战乱,社会安定D.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中所描绘景象的出现直接得益于唐朝统治者⋯⋯⋯⋯⋯⋯⋯⋯⋯⋯⋯⋯⋯⋯⋯⋯⋯⋯⋯⋯⋯⋯⋯()A.善于用人,虚心纳谏B. 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C.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D.减免租赋,减少力役,不误农时4. 曹操是历史上备议的人物,下列哪一战事体现了他统一全国的愿望⋯⋯⋯⋯⋯⋯⋯()A.牧野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5.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 自古以来交往频繁。 下列人物事迹反映中日友好往来的是 ()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C.马可 波罗来华D.戚继光抗倭6. 温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古代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7. 人口迁移是人类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南迁开始于⋯⋯⋯⋯⋯()A.秦朝末年B.西汉末年C.东汉末年D.西晋末年8.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 其执政时期政治、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9. 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其中流经现在浙江省的一段是⋯⋯⋯⋯⋯⋯⋯⋯⋯⋯⋯⋯⋯⋯()A.邗沟B.江南河C.永济渠D.通济渠有人说:“2000 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 ”古罗马执政官、贵族都以穿中国丝绸缝制的衣服为时尚。这一记载也得到了考古的印证, 近年来在古罗马的废墟中考古发现中国古代的丝绸。据此回答 1-2 题。10. 下列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 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