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压强》教学设计应城市实验中学李梅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的概念。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压力。2.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大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善于观察生活等科学素养。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理解压强的概念。教学难点 :压力与受力面积的理解教学资源教师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视频展示台、沙子或海绵、小桌、砝码学生准备 :圆珠笔、压力小桌、砝码、钩码、细砂、海绵、橡皮泥、铁钉、图钉2 个及周边其它物品(如文具盒或大字典)等。教学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2 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蚊子的口器刺破皮肤、骆驼的脚掌不易陷入沙漠以及用手指抵住笔两端时的不同感觉将学生带进了压强的学习之中,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用手按图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对生活中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意义有了深刻的感知。这时利用课件展现多组学生倍感亲切的生活场景,从中找出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途径,让学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是有用的,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2.注重科学探究,过程与知识并重。本节课,在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的环节,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探索发现的空间,表现在:一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器材,甚至从身边找一些代用品来完成实验;二是对同一探究问题,探讨出多种实验方案,摆脱了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体验探究问题成功时的喜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3.重视方法的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用。在本节课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