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教学目的: 学生理解 PLC 的基本组成,理解PLC 的工作原理。教学重点: 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教学难点: 工作原理教学内容:3.1 概述3.2PLC 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3.3 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教学方法: 讨论式、启发式、板书式、多媒体、实验室。教学进度: 本内容为 2 学时参考资料:1.《工业电气控制技术教程》张鹤鸣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张万忠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教学内容?3.1 概述产生: 电气控制线路接线复杂,可靠性差,设计周期长,检修维护困难,所以因此产生了PLC 定义: PLC 是一种专门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 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特点: 可靠性高、境适应性强、灵活通用性好、操作简单、维护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PLC 的分类及应用:1.按 PLC 的控制规模分类:(小型机、中型机和大型机。)2.按 PLC 的控制性能分类: (低档机、中档机和高档机。)3.按 PLC 的结构分类: (整体式、组合式和叠装式。)PLC 的性能指标: I/O 点数、扫描速度、存储容量、指令系统、内部寄存器、特殊功能模块?3.2PLC 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虽然 PLC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故具有许多计算机的特点,但它的工作方式却与微机有很大不同。计算机一般采用等待命令的工作方式,如在常见的键盘扫描方式或 I/O 扫描方式下,有键按下或I/O 有输入动作则转入相应的子程序;无键按下或I/O 无输入动作则继续扫描键盘和I/O 口。目前 PLC 种类繁多,功能和指令体系也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所以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大致相同,可编程控制器的本质是工业控制专用计算机。它的软件、硬件配置与计算机极为类似。基本组成: 主要包括 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模块、电源、I/O 扩展接口、外部设备接口等。1. CPU 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与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相连接,完成信息传递、转换等。CPU 的主要功能有:接收输入信号并存入存储器,读出指令,执行指令将结果输出,处理中断请求,准备下一条指令。⒉存储器存储器主要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