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台大公开课《红楼梦导读1·上》1、(1 ) 在阅读红楼梦过程中,有一致的细节是被人所忽视的,而这些细节有时候非常重要。(2 ) 在什么样的情境,人在这样的情境下会做出什么选择。2、我们在阅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盲点,常常被自己、被这个时代的某些成见所预先决定的阅读方向跟这个阅读方向所决定的的成果究竟是什么,这些盲点究竟在哪里?3、对红楼梦的误解,某个意义上来讲并不是客观地认识红楼梦,而只是投射我们这个时代所想要的价值观。 对于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观的,我们就颂扬, 而不顾这到底是不是人物反应的价值观。4、在读红楼的时候不要用自己现在的价值观去看待它。5、日本的山本玄绛禅师在龙泽寺讲经,说“一切诸经,皆不过是敲门砖,是要敲开门,换出其中的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 读者的角色与经典同样重要。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读出什么样的红楼梦,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去解释林黛玉去解释薛宝钗。 这些解释都是在自己的人格特质所形成的有色眼镜之下所看到的样子。经典的意义, 某个意义上来讲是拿我们自己和经典做一个激荡,召唤出来真实内在的自我。你为什么会这样去解释这个世界,你是悲观主义者还是乐观主义者?你为什么觉得林黛玉楚楚可怜,仰人鼻息?所以你是不是忽略掉很多东西,以及你自己对于人的理解就停留在这个层次?那可能就是你自己,是你没有意识到的你自己。2、既然在这样的关系中,可以发现读者的角色跟经典一样重要。经典是封闭的,静止的,是固定的样态,如何让它活过来,这个是读者的责任。当读者是一个单面向的,是一个很简单化在思考的人,是一个投射型的人,那时候你召唤出来的贾宝玉跟林黛玉就是非常点评化、非常单一的那个形象。所以读者越是能够丰富的、深刻的阐述这些经典和人物,那他已经提升到跟经典一样高的地位。所以什么样的读者就会读出什么样的红楼梦,这一点就要让我们深深地自我期许,也深深地自我警惕。我们作为一个读者一定要客观,中肯而且一定要努力,没有努力研究过就不要妄下断言。我们的轻率对于我们所批评的对象太不公平,我们连他都不了解凭什么我们就可以对他下判断。我们到底做一名什么样的读者才配得起这样一部非常丰富的经典呢?作为读者应该要怎么样自我锻炼?1、 我们要来观摩一个小说创作者以及他有丰富创作经验,同时又有很深刻的批判思维的小说,批评家Henry James(1843_1916)(小说的艺术 ):“要说某些情节在本质上要比别的情节重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