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谱分析1 波谱分析复习题库答案一、名词解释1、化学位移:将待测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与某基准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进行比较,求其相对距离,称之为化学位移。2、屏蔽效应:核外电子在与外加磁场垂直的平面上绕核旋转同时将产生一个与外加磁场相对抗的第二磁场,对于氢核来讲,等于增加了一个免受外磁场影响的防御措施,这种作用叫做电子的屏蔽效应。3、相对丰度:首先选择一个强度最大的离子峰,把它的强度作为100%,并把这个峰作为基峰。将其它离子峰的强度与基峰作比较,求出它们的相对强度,称为相对丰度。4、氮律:分子中含偶数个氮原子,或不含氮原子,则它的分子量就一定是偶数。如分子中含奇数个氮原子,则分子量就一定是奇数。5、分子离子:分子失去一个电子而生成带正电荷的自由基为分子离子。6、助色团:含有非成键n 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本身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不产生吸收,但当与生色团相连时,可使其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的基团。7、特征峰:红外光谱中4000-1333cm-1 区域为特征谱带区,该区的吸收峰为特征峰。8、相关峰:红外光谱中由同一个官能团引起,相互依存,又可以相互佐证的吸收峰。9、质荷比:质量与电荷的比值为质荷比。10、发色团:分子结构中含有π 电子的基团称为发色团。11、磁等同 H核:化学环境相同, 化学位移相同, 且对组外氢核表现出相同耦合作用强度,想互之间虽有自旋耦合却不裂分的氢核。12、质谱:就是把化合物分子用一定方式裂解后生成的各种离子,按其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图谱。13、i - 裂解:正电荷引发的裂解过程,涉及两个电子的转移,从而导致正电荷位置的迁移。14、α - 裂解:自由基引发的裂解过程,由自由基重新组成新键而在α 位断裂,正电荷保持在原位。 15. 红移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16. 分子由较低的能级状态(基态)跃迁到较高的能级状态(激发态)称为能级跃迁。 17. 摩尔吸光系数 : 浓度为 1mol/L ,光程为 1cm时的吸光度18. 磁等同氢核 : 化学环境相同、化学位移相同、对组外氢核表现相同偶合作用强度的氢核。二、选择题1、波长为 670.7nm 的辐射,其频率(MHz)数值为(A)A、 4.47 ×108 B、4.47 ×107C、 1.49 ×106 D、1.49 ×10102、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电子能级跃迁所致,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C)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的形状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C )A、紫外光能量大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