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目的和要求】 观察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特征,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仪器和器材】 节拍器(全班共用),钢棒 2 根(直径 8 毫米,长 80 厘米一 100 厘米,或用细木棒代替),高、低支架各 1 个,钢球(直径 19 毫米左右),垫块,红粉笔,刻度尺。【实验方法】 1.安装实验器材。将两根钢棒的两端分别插入高、低支架的两孔中,然后将支架平放在实验桌上,当钢球放在高端两棒之间时,钢球会沿两棒滚下,如图 19-1 所示。 2.训练反应能力。教师首先调节节拍器每两次响声之间(每拍)的时间间隔为 1 秒。让学生一只手在高端两棒之间挡住钢球,并随着节拍器的响声数 5、4、3、2、1,数到 0 时放手让小球滚下并接下去数 1、2、3、……如此重复几次,直到学生基本上能按上述要求与节拍器响声同步为止。 教师然后调节节拍器每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75 秒。按上述要求重复训练几次,要求学生能基本上达到与节拍器响声同步反应。这对于今后做其他实验是有益的。 3.调节小球滚动的快慢。用垫块调整支架的高度,使钢球滚到接近低端时节拍数为整数,例如第 8 拍,并在该拍时钢球经过的位置用粉笔做一个记号。 4.观察小球运动情况。可看到小球沿两棒越滚越快,开始时速度为 0,滚到末端时速度最大。按方法 2 中的要求重新数着拍子并让小球从 0 拍开始滚下,在第 4 拍时小球经过的位置用粉笔做个记号。当小球在 8 拍内滚完全程时,比较第 0 拍至第 4 拍间小球运动的路程和第 4 拍至第 8 拍间小球运动的路程长短,可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后半段的路程较长,说明小球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5.测量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和路程。将节拍器每拍的时间间隔定为 1 秒,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在第 0 拍至第 4 拍间的路程以及第 4 拍至第 8 拍间的路程,连同两段路程相应的时间,填入表 1.9-1 中。 6.节拍器每拍的时间间隔仍为 1 秒,记下第 5 拍时小球经过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在第 0 拍至第 5 拍间运动的路程以及第 5 拍至第 8 拍间运动的路程,连同两段路程相应的时间,填入表 1.9-1 中。实验次数第一段路程节拍数时间(秒)路程(厘米)平均速度(厘米/秒) 第二段路程全程平均速度(厘米/秒)节拍数时间(秒)路程(厘米)平均速度(厘米/秒) 7.节拍器每拍的时间间隔改为 0.75 秒。重新用垫块调整支架的高度,调节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