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苏轼语) 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 战国时期称”书” , 到了汉代 , 则分为 : 章 , 奏 ,表 , 议四类 . 表的内容多为有叙有议 , 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彩 . 陈情表陈述、禀报隐情、苦衷奏章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诵读课文,思考:李密的“情”即他的苦衷是什么? 内容梳理“ 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 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 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以情动人 结 构 梳 理:• 一段: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 二段: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 愿乞终养• 三段:提出孝之大理。 不能就职• 四段: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 情”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父、母、祖母、本人说明祖母“抚养”之不易家庭人丁衰微既无、终鲜、晚有、外无、内无说明极其孤单凄苦祖母疾病缠身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目的孝情——祖母情深似海 “ 情”称颂朝廷州郡推举心存感恩朝廷征召之殷朝廷、地方催逼自己苦衷:刘病日笃进退两难的境地供养无主,辞不就职。矛盾激化忠情——圣上恩重如山 忠孝难以两全,怎么解决?找依据 “ 圣朝以孝至天下”说明自己应当得到同情释误会 “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阐明自己追求,消除误会述苦衷“ 更相为命”“区区不能废远”“ 孝”—辞职的唯一理由 解决忠孝难以两全的办法忠情孝情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揭示矛盾病笃(情)孝治(理)分析矛盾报养短尽节长解决矛盾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 第一段:•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因为不能走路直到长大成人少名词作状语。在外面。名词作状语。在家里。缠绕,这里指疾病缠身。草褥子医药 自由诵读第 1 段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它包含了哪些内容夙遭闵凶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第二段:•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