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 愁余光中吉县二中 陈巧慧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诗人二十一岁离开家乡,六十四岁才还乡。 1971 年,余光中离开大陆整整 20年,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当中,他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感情所至,一挥而就,用了20 分钟便写出了这首诗。它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作 者 及写作背景简介 一、朗读吟诵 朗读诗歌应注意:感情基调、语速、重音、节奏。 1 、感情基调深沉抑郁2 、语速稍慢舒缓一、朗读吟诵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二、联想想象 对母亲的思念邮票十岁时与母亲的合影20 分母子别小时候 船票对妻子的依恋长大后夫妻别 后来啊坟墓生死别对母亲的追念 现在故国别对故土的眷恋海峡 三、品味琢磨 1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乡愁萦绕了诗人一生?2 、四个时间虚词,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小时候(少年)——母子别愁长大后(青年)——夫妻离愁后 来(中年)——丧母哀愁现 在(老年)——思归浓愁 3 、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的?为什么要选取这四个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写信可寄家愁乘船可解乡愁生死隔绝 哀思难诉海水无尽 忧思无尽 四、理解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