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2010年人才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2010年全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实施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和我市“重点人才”工程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切实提高人才工作成效满意度,为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一、大力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做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工作1、推进“草原硅谷”建设。按照自治区关于打造呼包鄂“草原硅谷”的有关精神要求,研究提出我市建设“草原硅谷”工作方案和有关配套措施,并与其他两市1做好联系沟通工作。(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2、制定“草原英才”工程落实方案。协调相关部门做好与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承担部门的分口对接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年力争培养引进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30名左右。(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济委、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国资委、市国土局、市交通局、市工商联)3、打造稀土人才高地。在稀土领域确定一批重点引才育才单位,重点跟踪、重点支持,发挥包头在稀土方面的资源、产业和科研优势,培养引进一批稀土研发及应用领域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逐步使我市成为全国稀土科研、应用人才最集中的地区。(牵头单位:稀土高新区、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济委、二二厂)〇4、加强领军人才培养。以培养引进院士或院士后备人选为重点,组织开展院士或院士后备人选遴选接洽和培养引进工作,2010年在我市的优势特色产业和优势2学科领域培养引进2名院士后备人选或院士、100名左右在相关领域具有一流水平、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军人才。(牵头单位:市人事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济委、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国资委、市工商联、高等院校、驻包企业)5、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依托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在关键领域有针对性地引进10名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根据城建、规划、环保、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领域的实际需要,引进500名左右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牵头单位:市人事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济委、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国资委、市工商联、高等院校、驻包企业)6、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进一步扩大同发达地区在留学归国人员方面的战略合作范围。依托稀土高新区及部分条件较好的工业园区,引进30名左右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包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海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或团队。(牵头单位:稀土高新区、青山3区;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济委、市科技局、市工商联)7、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和载体建设。举办首届“中国内蒙古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科技交流大会”。做好自治区级、国家级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基地申报工作。在优势特色产业、优势学科和其他重点领域建立一批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和首席科学家工作站。集聚2家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企业,培育1家科技小巨人企业。以自治区留学生创业园晋升为国家级留学生创业园为契机,打造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主体,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大学科技园、内蒙古科技大学以及34个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支撑的较为系统完整的引才聚才平台。(牵头单位:稀土高新区、青山区、市人事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济委、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工商联)8、做好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继续开展好市领导联系专家工作。完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服务制度,提高李冠兴院士的地方津贴待遇。通过组织专场报告会等4形式,努力扩大王亚雄等“千人计划”人选的影响力。建立健全包头籍域外人才信息库、专家信息库,做好包头籍域外人才的联系服务工作。(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配合单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