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 在两千年以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诸候割据、群雄纷争的战国时代,各个国家为了生存或使自己更强大,争相养士,利用这些人在内政外交上出谋划策。•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唐雎,看看他有怎样的英雄壮举。唐雎不 使命唐雎不 使命—— (西汉)刘向整理《战国策》 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事语》《修书》等不同名号,共有 33 篇。西汉成帝时,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记事上起前 453 年,下迄前 209 年,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战国策》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 230 年灭韩,公元前 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在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这篇文章记叙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的经过。 要求:1 、注意生字的读音;2 、注意人物之间对话的语气和语调。3 、全班分成四组,分角色朗读。读一读,写一写,听读课文唐雎 怫然 韩傀 免冠徒跣缟素 庸夫 色挠 以头抢地 休祲 寡人谕jŪfúguīxiăngăoyōngnáoqiāngjìnyù1 、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 、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3 、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整体感知故事中人物有秦始皇、安陵君、唐雎。主要人物是唐雎。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之命。唐雎不辱使命• 使命:出使的任务。(使,出使;命,任务)唐雎不辱没出使的任务。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 使:动词,派、派遣。• 谓:对……说。• 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在现在河南鄢 (yān) 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 寡人:君主自称。不是今说之“独夫”。• 欲:想要。• 以:介词,用、拿。• 易:交换。• 其:句中用来加重语气表示希望的助词,可译为“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