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含义 广义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1 、萌芽:公元前 5 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人文主义精神的萌芽;• 2 、发展: 14 - 17 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3 、成熟: 17 - 18 世纪,启蒙运动——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 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而成熟” 第 5 课新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背景 • 什么是智者学派?(概念)• 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影响如何?(主张和影响)思考:( 5BC 中叶以后)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 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普罗泰格拉 智者——“教授智慧的教师” “ 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 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 ? 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上述材料体现了普罗泰格拉哪些思想主张?否定神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 一、智者学派代表人物:公元前 5 世纪研究领域:思想主张:影响:普罗泰格拉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强调人的价值 , 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迷信,强调自由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② 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③ 批判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主张人人平等 积极作用:① 对雅典民众思想启蒙和解放 消极作用: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容易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困境 【学思之窗】“人是万物的尺度” 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积极意义是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局限性是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隐士和熊》结合课本,分析这则寓言体现了苏格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