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比的意义实际是两个数的相除关系,所以设计时我先引导学生从研究两个数的关系入手,通过典型例子的独立解答和讲解,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除就是两个数的比,使学生把比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然后,通过学生的观察、自学、思考、回忆、小组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并且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教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就是采取了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注重了学生观察、类比、分析、概括和自学等能力的培养。整节课安排有序,环环紧扣,变化有致,既有高潮又有适时调整,课堂教学自然流畅,活而不乱,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充分体现了勇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