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十二五规划 心理学教研室“十二五”发展规划 (讨论稿)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状况 (一)建设成就 “十一五”期间,心理学教研室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五年来,教研室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学术水平上有显著提高;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上有显著改善。 1.培养心理健康人才,打造优秀团队。教研室遵照立足本科教育,提升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全校近 4 万名大学生和 120 余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2006 年获得学校“优秀教研室”称号,2007 年获得学校“芙蓉标兵岗”称号。2009 年获得“优秀基层组织”称号。 2.加强教学改革,促进精品课程建设。过去五年间,教研室致力于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主打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2006 年被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2007 年被立项为 XX 省精品课程,现已进入建设的后期阶段。与精品课程配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已经先后被评为校级与省级优秀教材。 3.以科研促教学,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教研室主持的省社科基金课题 2 项,其它省级课题 7 项均已顺利结项。在研的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也如期进行。 4.立足学科前沿,积极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教研室 5 人两次于 200 8、2010 年先后出席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 29 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和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的第 27 届国际应用心理学会议,10 人次参加了国内的学术会议。对外学术交流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掌握了学科前沿。 (二)不足与问题 1、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面临着巨大困难,多学科交第 1 页 共 4 页融的高水平科学研究还有待探索,学科综合实力急待提高。 -1 秀硕士论文;团队力争造就 1 名优秀硕士生导师,1-2名校级教学奉献奖获得者,1 名校级学名师,1 名省级教学名师。 (三)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按照学校与学院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总体部署,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教研室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向,积极参与学院重点学科和博士点的建设规划,争取到“十二五”中后期,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点的合格方向。 关注我国国民幸福指数与心理健康以及企业 eap 等研究热点与趋势,根据学校与学院科研奖励机制,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组织,强化团队合作的科研意识,力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与 XX 省重大课题、横向课题等的突破,争取科研经费,特别是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