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刈 麦白居易白居易 白居易 ( 公元 772 年 -846 年 ) ,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 今山西太原南 ) 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浅显著称 , 据说能够流传于老太太、兵士、僧徒口中。现存白诗近三千首,数量当推为唐代诗人之冠。 作品集《白氏长庆集》。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 (807) , 诗人三十六岁。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 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 丁壮在南冈。相随饷田去, 丁壮在南冈。 第二层八句,前四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割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 ?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 “ 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 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这一层交代了人物、环境、心理,表现了劳动人民的 艰辛。 复有贫妇人,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 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