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及作者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 《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的一百年间历史,描述了统治集团内部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塑造了刘备、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张飞等众多的人物。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 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精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 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今整理排印的《曹操集》。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人,汉太尉杨震五世孙。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薄。因才华过人,又是袁术外甥,曹操虑为后患。庖官( ):夏侯惇( )主簿( ):班师:恃才放旷: 分食讫( ):大簏( ):伺察之( ):谮害( ):Páo 厨师dūnbù 文书之类的官出征的军队回朝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行为不加约束qì 完毕lù 竹器sì 守候zèn 诬陷、中伤补充注释马超: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夏侯谆:曹操手下很受信任的一员大将。夏侯,复姓。朝歌长吴质:朝歌,汉代所置的县份,故地在今河南境内; 长,县的行政长官。汉代制度 , 万户以上的大县 , 长官为令; 万户以下的小县长官称“长”。吴质,曹丕的亲信。世子:王侯爵位的继承人。答教:为应对尊长的提问而事前拟好的答案。魏延:刘备手下的大将。庞德:曹操手下的大将。1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2 、(操)佯惊问:“何人杀吾侍卫?”3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4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杨修之才表现在哪里?(找出文中关键句,举例子回答)• 如此有才之人为何被杀?(找出文中关键句子,分析曹操心理)1 、改建花园大门2 、分食塞北酥饼甚忌之心恶之3 、点破“梦中杀人”愈恶之4 、告发曹丕之事愈恶之5 、教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