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苏轼你知道成语“河东师吼”的意思吗?这个成语比喻凶悍的女性,也用以嘲笑惧妻的人。 宋人陈慥自称龙丘先生,好宾客,又喜欢养歌妓,其妻柳氏爱嫉妒。苏轼曾写诗道:“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苏轼笔下的可怜虫陈慥是谁?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方山子传》的传主方山子。香港电视剧和电影《河东狮吼》中的陈季常是个惧内的风流才子,那么陈季常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或许我们从这篇课文中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他。 这篇小传里的陈季常与《河东狮吼》中的陈季常相同吗?跟你想象中的陈相同吗?请用原文的两个字来概括方山子的一生。小结 :方山子的一生可以用“侠”“隐”两个字来概括。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内容?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生平生活极为清苦——庵居蔬食 徒步往来山中不与外界交往——不与世交往 人莫识也穿戴奇特——所著帽,方屋而高晚年生活 第一自然段简介方山子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2 、第一自然段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与方山子有共同的遭遇?明确:欲以此驰骋当世。 然终不遇。3 、在第二、三自然段以今昔两次邂逅作对比,指出方山子并非寻常的隐逸之辈,两次邂逅所见有何不同?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明确:俯而不答,仰而笑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 4 、思考: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明确: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因为他是过来人,所以见怪不惊。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打击诬蔑苏轼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所以笑过之后邀请作者住宿在自己破旧的家里,让作者自己感受远离政治的安宁。 提示:方山子的表现不是常人的表现,超乎寻常,因而作者“耸然异之”;又在其家看到萧条的景象,这使作者自然联想到少年方山子。同时,也使前后形成对比,突出方山子淡泊的心态个性。5 、作者为何“耸然异之”,继而“独念”少年方山子意气风发之状?6 、第四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明确:为了突出其“异”于常人之处,甘心放弃显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处。作者在此极度赞颂方山子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直接赞语仅最后“此岂无得而然哉”!7 、方山子的“隐”,是不是真正的消极遁世? 方山子的由侠到隐、由入世到出世,不可能是思想感情上的彻底消解,作者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