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2-4《雨霖铃》精品教案VIP免费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2-4《雨霖铃》精品教案_第1页
1/6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2-4《雨霖铃》精品教案_第2页
2/6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2-4《雨霖铃》精品教案_第3页
3/6
《雨霖铃》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 2.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鉴赏词,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品位诗词意像,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介绍宋词的时候说过,宋词可以分为 2 个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请看一则对话故事(幻灯 2):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由此大家可知这两个流派的不同特点(婉约词读多写离情别绪,情感缠绵;豪放词充满豪情壮志,意境雄浑) 能让苏轼与之一争高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哪首词?(生:《雨霖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雨霖铃》 (板书) 二、关于柳永(幻灯 3) 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在浙江的桐庐、定海等处做过几任小官。晚年死于润州(江苏镇江县)。死时家无余财,群伎和金葬之于南门。 他精通音律,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1 唱的慢词,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所以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三、整体感知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欣赏这首 flash 歌曲,根据画面内容,想想这词是写什么的 ——作者与他心爱的人依依惜别的痛苦心情。1.写作背景(幻灯 4)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状。2.所以,这首词的的感情基调是——哀婉、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2-4《雨霖铃》精品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