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 2 章第 4 节《免疫调节》专题复习一、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同情艾滋病患者。 (2)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3.能力目标: (1)使学生养成查阅文献的能力和提高小组合作的意识。 (2)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使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习惯。二、复习重点和难点1.复习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复习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三、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是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 2 章第 4 节《免疫调节》。本节主要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本节内容强调了免疫系统对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贡献,将免疫作为一种调节方式。计划安排 2 课时,今天学习的是第 1 课时,内容是“免疫系统的组成”以及“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中的体液免疫。关于新课的引入,先从介绍艾滋病的危害与预防开始,再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本节的“问题探讨”和“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从艾滋病的致死原因引入本节内容。这样的引入,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以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实际情况为例进行分析,然后以图示的方式加以总结呈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的主线是人体的三道防线,由于第一、二道防线的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已有详细介绍,这里只做简单的回顾。本节的重点是关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所起的作用。首先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即以艾滋病为例,说明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 细胞在免疫中重要作用,进而说明第三道防线的重要性,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怎样起作用的?针对高考对本节的要求,教师在讲解体液免疫之前,必须对“抗体”“抗原”“抗原决定簇”的概念向学生做必要的讲解,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后面的知识。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结合体液免疫示意图,阅读教材,并在小组之间展开讨论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这样的问题驱动模式,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原动力,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然后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师生合作,用图解的形式画出体液免疫的过程,并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小结。最后附上课堂练习,加以巩固。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