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天净沙 ( 秋思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 • 山 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王勃 故 都 的 秋 郁达夫 故都的秋色 可是啊,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 , 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 1931 年 9 月 18 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 1934 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的优美散文《故都的秋》 1945 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 1952 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为革命烈士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 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2 、理清文章结构,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 整体感知:用 4 分钟快速阅读全文。边看边划出作者描写的景物。划出表示颜色、声音的词语、短语。思考问题 1 、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故都的秋 ? 描写了几幅 秋景图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幅图画的内容。2、作者从那些方面描写秋天特点的?怎样体 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破屋 一丝 一丝日光 牵牛花的颜色 疏疏落落的秋草 碧绿的天色 驯鸽的飞声 秋院静观 槐树落蕊 细腻 清闲 落寞 秋蝉残鸣衰 弱残 声 闲话秋雨天灰沉沉的一阵凉风息列索落的雨声都市闲人着装举止神情声调 果树奇景枣子树淡绿微黄的颜色成熟至八九分清秋佳日 色(冷色调 ) 声清冷孤独凄冷青天(碧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