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 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新版)苏教版 课件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 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新版)苏教版 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 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新版)苏教版 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 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新版)苏教版 课件
八 十三岁的际遇 基础积累巧记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穹隆..(qióng lóng) 涉.足(shè) 徜徉..(cháng yáng) 絮.语(xù) 犀.利(xī) 安恬.(tián) 撷.取(xié) 惆怅..(chóu chàng) 沉淀.(diàn) 呜咽.(yè) 2.读准多音字 (1)呜咽.:yè 其他读音:yān 组词:咽喉 其他读音:yàn 组词:吞咽 (2)不折.不扣:zhé 其他读音:shé 组词:折本 其他读音:zhē 组词:折腾 二、重要词语 1.尘缘:与尘世的因缘。 2.涉足: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3.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4.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5.安恬:安然恬静。 6.撷取:摘下,取下。 7.沉淀:溶液中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课文指许多话堆积在心底。 8.绅士风度:有教养的美好的举止姿态。 9.茫然若失:心中感到空虚、无所知,好像失去了什么。 10.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三、作家作品 田晓菲,天津人,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 年,田晓菲十三岁(近十四岁)时,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三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在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大学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 90 周年写的。 课文探究精读 1.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 点拨: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是因为它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 7 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来”,简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十三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 2.如何理解“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 点拨:这是作者入学之初的一句颇为雄壮的誓言,上下两句相辅相成。上句是对北大在学术界、思想界、教育界地位的高度肯定,下句则表达了要为北大创造更辉煌的业绩的雄心壮志。正是这颗雄心、这份壮志成为推动作者前进的动力。 3.核心图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 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新版)苏教版 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