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新政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 隋朝末年,隋炀帝“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以自奉”,“徭役无时,干戈不 咠戈 ”,人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618 年,李渊取而代之建立唐朝。不久次子李世民,经过政权的争夺,登基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贞观初期,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政要》( 附:隋( 581-618 )。建立 581 年,统一 589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 怎么办 ?请你来说说唐太宗用了什么措施?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善于纳谏(魏征)三省六部制(隋创)民族之间一视同仁科举制 为什么唐太宗听到“逆耳”的为什么唐太宗听到“逆耳”的话感觉难受,但还是采纳呢?话感觉难受,但还是采纳呢?在君臣关系上“在君臣关系上“新新”在哪里?”在哪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大臣的直言真正反映出这个朝代的内在问题,更有利于皇帝及早地发现,改善它,完善它,更有利于保障统治阶级的统治利益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遂亡一镜矣。 君臣关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有什么隐含的意思 ?在君民关系上“新”在哪里 ?以前 贵中华,贱夷狄唐朝 一视同仁现代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关系 黄河发大水了 !1 、分工明确相互合作2 、相互牵制3 、改善并加强了秦代 以来的中央集权4 、提高了行政效率执行诏令主审核草拟诏令土木工程 审判刑罚 军事警备 祭祀教育 户籍教育 选择官员 科举考试一位宰相认为: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也难以称职。另一些人认为 : 只有科举制才能广罗人才。--------------------作为公卿子弟的你 , 更喜欢哪一种选才方式 ? 说说你的理由 .出身贫寒、满腹经纶的你,赞成他的观点吗 ? 为什么?唐太宗说:“通过科举考说:“通过科举考试后,天下英雄,都在我试后,天下英雄,都在我的掌握之中。”的掌握之中。” 商人旅客停留,很少出现盗贼,牢狱经常空闲,牛马遍布原野,住宅大门不闭。连年丰收,米斗三四钱。 ── 《贞观政要》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对我 们今天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有什么借鉴作用?谈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