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二生物中考复习题纲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一、认识周围的生物世界(一)常见生物的种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分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二)生物共有六种生命现象,分析说明某一实例属于哪类生命现象:(1)、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2)、生物能生长和发育:蝌蚪长成青蛙。(3)、生物都具有新陈代谢:人体排汗。(4)、生物都具有繁殖、遗传、变异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5)、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向日葵向光生长。(6)、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蚯蚓疏松土壤。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二)实验探究的过程:1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①环境影响生物(即生物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②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①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②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关系密切例如:一片草原上,生活着羊、蝗虫、鸟等等。则影响草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光、水、空气、温度等影响草生长的生物因素有羊、蝗虫、鸟等▲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的例子:①仙人掌适应沙漠叶变成刺状,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多汁,贮藏大量水分根非常发达②水生植物有发达的气道▲生物影响环境例子:3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实施计划4、得出结论5、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除了需要对照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的条件都应相同。即变量唯一。实验(一)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小东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②把纸盒静置桌上,并将抓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③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移到黑暗一端多?还是移到亮处一端多?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小东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2)小东做实验时,小明也在旁边,并向小东建议应在纸盒黑暗的一端洒点水,使它潮湿,而亮的一端保持干燥。但小东没有采纳小明的建议。你认为小东做得对吗?;为什么?(3)实验结束后,应怎样处理鼠妇?①实验的变量是光,其他的条件都应相同。②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原因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靠性。第2章探索生命一、单筒式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左托右握对光:①选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镜头距载物台2cm)②选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最终显微镜内看到白亮的视野2③左眼看镜内,右眼睁开,使反光镜反射光线对准通光孔观察:当物镜大幅度下降时,眼睛应在侧面看镜头下降。整理。二、目镜、物镜、转换器、遮光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作用:转换器:转换镜头注意事项: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4、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移动物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动,说明污点在(目镜)5、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用擦镜纸擦)6、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p)第2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3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目镜和物镜:放大的作用调光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细胞质中有液泡、叶绿体、线粒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