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1.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 , 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今晚明月当空,普天之下的人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天的情思会落在谁的一边。 赏析—— 《十五夜望月》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把读者带入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1 、“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2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谈谈你的理解。答:指月光满地。《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答: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显得平淡寡味了。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李白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杜甫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 总在有月亮的夜晚响起 --- 席慕容 . 月亮传达思乡、怀人、忆旧之情读下面诗词体会月亮传达的情感 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对后代很有影响。 写此词时,作者写此词时,作者 4141 岁,除政岁,除政治不得意外, 他与情谊深厚的治不得意外, 他与情谊深厚的弟弟苏辙已有六年不见,心情抑弟弟苏辙已有六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郁不欢,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之。1 、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