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攀登世界第一高峰教学目标:1、 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课文 10 个生字“逾、阶、抠、蹬、斩、钉、噙、骤、惫、堪”,积累词语 10 个,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可逾越、斩钉截铁、骤然”等词语。2、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能边读边思,学习提出问题。4、 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具有边读边思,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1、 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准备1、 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外阅读资料。2、 学生方面的准备:搜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师:(板书:世界第一高峰)(出示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图,简介珠穆朗玛峰)。同学们,这就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它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8848 米,相当于 21 座金茂大厦那么高。高山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地形陡峭险峻,也是世界各国登山运动员最向往的地方,他们把能登上珠穆朗玛峰作为自己运动生涯的最高荣誉。2、师:1960 年,正是我国最困难的时期。中国登山队的勇士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从北路首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这一壮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同时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可以战胜任何困难。(出示上述文字)3、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重温这令人振奋的历史瞬间。补齐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2、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注意正音:“蹬、斩、钉、噙、骤”3、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说说在这些时间里,登山队员在干什么?用“(什么时间)中国登山队队员(干什么)”句式来说一说。4、帮助学生梳理中国登山队登山的过程。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师:课文重点写了登山队员最后那一天一夜 24 小时的登山过程。四人组成的突击队由突击营地海拔 8500 米出发,经过 5 小时来到“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是在海拔 8680 米的地方,5 个小时攀登了 168 米,而在剩下的 19 小时里他们继续向峰顶进发,爬了 164.43 米,从所花的时间及路程上你有什么问题提出吗?(预设:164.43 米为什么要花 19 小时?)2、师:是啊!究竟他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险阻?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 3—5 小节从中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