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工作重点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快速发展工作计划 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XX 市人民政府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了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2006 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368.5 亿元,增长 15.9%,45 户省重点用能企业实现节能 14.9万吨标准煤,38 户重点用水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88.3%。 (一)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均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二是加强政策指导。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见》、《XX 市节约能源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循环经济重大问题和阶段性工作进行了部署,发挥了指导作用。三是加强目标考核。市政府将循环经济有关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目标任务,实行严格的约束性计划管理。同时,将资源节约工作纳入了对各级的目标责任制考核,逐级签订节能和环保目标责任书,加强调度和考核,建立了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循环经济发展考核体系。四是加强宣传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加大了对节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的宣传,加强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增强了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 (二)努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一是加快结构调整。确定了建设现代制造业、旅游度假和以海产品为主的农副产品第 1 页 共 5 页出口加工“三大基地”,培育运输设备、机电工具、电子信息、轻纺服装、食品医药“五大产业群”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控制新开工高耗能、高耗水、低产出、粗放用地的项目,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推动了产业优化升级。二是发展生态产业。全市有 24 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45 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4 家企业被评为全省环境友好企业,去年又确定了 10 户清洁生产试点示范企业和 10 户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树立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