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局长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同志们: 水资源既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更是生态环境控制性因素之一。我县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时空分布差异性大,与土地资源和农业灌溉需求很不匹配,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使有限的水资源,在保障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用水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县人民共同关心 XX 县区委、县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下面,根据会议安排,就如何解决我县用水短缺、切实做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一汇报: 一、水资源和水利工程基本概况 1、水资源状况 我县地处**省东北部,**东南岸,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 平 均 气 温 17.7℃ , 极 端 最 低 温 度 -12.8℃ , 极 端 最 高 达41.2℃;年均无霜期 259 天;年均日照时数 1887.2 小时,年均太 阳 幅 射 总 量 84845.7 千 卡 / 平 方 厘 米 ; 年 平 均 降 水 量1807.3mm,蒸发量 1382.0mm。县境内河流主要有乐安河、珠溪河、**河等河溪 182 条,总长 806 公里,河网密度 0.707km/km2;主要湖泊 14 个,山塘、平塘 1500 余口。水资源总量为15.48 亿 m3,现状水利工程可供水量为 3.09 亿 m3,其中蓄水工程为 2.51 亿 m3,提水工程 0.44 亿 m3,地下水 0.14 亿 m3。 2、水利工程现状 截止目前,全县共建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 20xx 处,其中中型水库 3 座,小 (一)型水库 33 座,小 (二)型水库 155 座,山塘水库 636 座,总库容 2.51 亿m3,有效库容 1.57 亿 m3;各类机电排灌设施 388 座,装机 423台,装机容量 15.4 兆瓦;圩堤工程 9 座,总长度 64.39 公里,保护农田 13.5 万亩,保护人口 11.78 万人;此外,还有引水等其他水利设施 779 处;设计农田灌溉总面积 32 万余亩,有效灌第 1 页 共 5 页溉面积 29.9 万亩,旱涝保收面积 25.9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2.46km2;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 67 处及上万处分散工程,解决了 10.9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 二、水资源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水资源及其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突出;水利发展滞后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协调;用水结构不尽合理,供需水矛盾日益加剧;单位耗水量过大,经济效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