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XX 县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XX 县区农林局二○○六年九月 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依据《XX 县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订《XX 县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一、基本概况与发展形势 (一)“十五”农业基本概况 “十五”期间,我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科技化、外向化和生态化战略,形成了优质稻米、无公害蔬菜、特种水产、优质畜禽和林果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了东部无公害蔬菜种植区、南部特种水产养殖区、西北部及虞山苗木林果区、中西部优质水稻种植区的农业区域布局。目前,全市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近 38 万亩,蔬菜面积 10万亩,水产养殖面积 17.3 万亩,年出栏生猪 25 万头,果茶及草皮种植面积近 1.5 万亩。2005 年末,全市累计拥有无公害农产品 89 个、绿色食品 83 个、有机食品 12 个,江苏名牌 4 个、苏州名牌 24 个,农业龙头企业 41 家,年出口创汇 5000 多万美元。全市农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 (二)“十一五”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农业生产要素加速非农化。各类社会生产要素加快向优势行业、优势产业、优势区域积聚,土地、人才、资金等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加速向 二、三产业转移,“非农化”趋势日益明显;二是农业功能更富多元化。农业不仅在提供优质农副产品和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作用,而且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提升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功能日凸现,被赋于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多元化功能;三是农业竞争日趋国际化。随着我国开放度的扩大,农业被置于国际、国内二个市场一体化的大环境中,市场竞争第 1 页 共 9 页越来越激烈。 二、指导思想、总体原则和发展定位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发展农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为宗旨,以现代农业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改革,大力建设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大力保护培育和开发利用名特优种质资源,不断拓展农业新的发展领域和空间,使农业与城市发展高度融合,成为城市功能开发和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市经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