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李小宁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逐渐引起教育者以及全社会的重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结构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学业上的压力,师生、同学之间的冲突和摩擦,以及父母过高的期望,学生心理承受力显得十分脆弱,一旦遇到挫折,常出现失常或过激的行为,有的甚至走向极端。而在学校里,教师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熟悉,而且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等情况熟悉,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是学生最佳的“心理医生”。我们为师者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个案基本情况谭丽萍同学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女,14 岁,性格上有些内向,学习努力、成绩优秀。平时表现为行动偏执、有过激语言,对别人给自己的绰号非常敏感,以至于产生了臆想,连别人对她的笑,都感觉是不怀好意,认为对方在心里骂自己。一、主要心理问题分析我用三个周的时间对她进行观察,发现她有以下表现: 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作为老师,只有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二、辅导过程首先,我和她进行情感沟通。我利用课余时间找她谈心,了解她心理都在想些什么,学习上有什么目标;对于她存在的缺点,就给予安慰;并给她指出她的有点,而且给予表扬,帮她树立信心。同时讲诉一些古今事例给她听,摆出学姐们的成功事例给看,让她明白只有付出才有回报,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学习中要跟同学和老师搞好关系,才能提高自己的成绩和认知能力。其次,寻求家长配合。通过家长会的形式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同时还要通过家访,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她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我把她这几年来的学习情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她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建议他们综合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引导孩子正视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将自己的注意力可以的转移到其他一些事情上,投入到学习、阅读当中,看淡、遗忘掉自己绰号这件事。学习上提出一些她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要注意观察她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同时建议家长对孩子,多关心少指责,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各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