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第二章 第二节第二章 第三节 小故事: 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拉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 1 、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吗 ?想一想:2 、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到指定的地点去拉屎、拉尿吗?3 、小狗一生下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吗? 讨论:这是为什么呢? 问大家:1 、这三种行为一样吗?有哪两种行为是一样的?2 、前一种和后两种为什么不一样呢? 总结: 前一种是动物一生下来就有的,也就是说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 后两种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从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我们把它称为学习行为。 请大家分别举两个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例子,看谁做得又好又准。 孔雀开屏蜜蜂采蜜大雁南飞蚂蚁搬家 动物行为的类型觅食行为争斗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社群行为按照对动物的作用来分 我们来看一些动物的图片,并判断一下它们的行为是属学习行为。于先天性行为还是 刚出生的小袋鼠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它可以靠本能爬向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从育儿袋中吃奶。袋鼠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蚯蚓走迷宫实验蚯蚓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之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比较一下袋鼠和蚯蚓,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想一想: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而学习行为则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就越多。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高级的一种行为。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红雀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小鸟喂鱼 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牛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