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沈从文 端 阳 诗端阳时节碌忙人,剥粽蘸糖当早茶。苋菜落油和片粉,面筋捣蒜拌黄瓜。一方白肉连皮啖,两尾黄鱼带鳔叉。烧酒醉来无物解,平桥脚下买枇杷。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屈原像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清淤除腐,杀菌防病。 公元前 278 年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因政治主张不被采纳,反遭小人诬陷,含恨抱石自沉汨罗江。楚人怜之,纷纷驾船争逐江上相救。以后这种说法越来越多,为各种传说中影响最大者。龙舟竞渡逐渐 从民间地方习俗演变成具有官方色彩的专业竞技活动,形成龙舟体育文化。 第一场面:写全茶峒人端午日到长潭观看 赛龙舟的欢腾场景。第二场面:写划船前的准备、船上的赛手的配置和龙舟竞赛的盛况。第三场面:写划船竞赛的优胜者领赏和军人放鞭炮庆贺的情景。一:船和船的竞赛二:人和鸭的竞赛与民同乐。色彩鲜艳,与喜庆气氛相应。 每年二月初八的早晨,彝族青年便身穿节日盛装,把采到的一篓篓鲜花背下山,在自家的门上,墙上,窗上插满鲜花,甚至在牛角上,也挂上一束,大路上也搭起花门,花棚。如今的插花节已没有了初时的护身意义,而是作为一个美丽欢快的节日而被彝族人所喜欢。 插花节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原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日期一般是阳历四月五日开始,民间多将清明节前十五日均算为节。清明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叫“灯节”。陕西的元宵灯节继承了古老 的传统,古风盎然,十分热闹。灯节一般从正月初五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或二十。十五达到高潮。主要活动是送灯、吃元宵、放烟火、耍社火等。 三月三·风筝节 火把节流行于我国南方彝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拉祜族、哈尼族等地区,大都在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为时一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