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回顾1 、把握中心论点2 、辨析论据类型,分析其作用3 、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4 、理清思路分析文章结构5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6 、联系实际,开放拓展谈看法议论文三要素: 、 、 。 论据的类型: 、 。 常见论证方法: 、 、 、 、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 、 。论证的方式: 、 。 1 、举例论证 2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3 、对比论证 4 、比喻论证作用:通过举出……的事例,论证了……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可信度。作用:通过……的名言、格言、道理等,论证……观点,是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说服力。作用:通过……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述,论证了……观点,是论证更全面,更充分。作用:将……比作……,论证了……观点,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论证方法的作用答题模式阅读口诀论文阅读不可怕,一读全文巧勾画,二抓题干明要点,三找区域摘原文,最后概括组答话,论文阅读我不怕!丁肇中学习目标:1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自主学习1 、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2 、“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3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第 1 、 2 、 13 自然段)4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5 、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1 、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 、“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丁教授引用 " 格物致知 " 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3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5 、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应该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合作探究1 、第 4 段举王阳明 " 格物 " 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2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3 、第 8 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4 、第 9 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5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