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案例与设计VIP免费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案例与设计_第1页
1/3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案例与设计_第2页
2/3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案例与设计_第3页
3/3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案例与设计凤翔县纸坊中学 雒亚科 课题 第一章:声现象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骨导的原理;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目标: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学习重点:人耳的构造;骨传声和空气传声 学习难点:听到声音的过程。 教具与媒体:视频资料,音叉, 教学程序: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复习提问: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吗? 3、声音是借助于什么向外传声的? 4、传声介质有哪些?真空能不能传声? 引入新课:老师的讲课声大家都能听到,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你能听到我的讲课声呢?它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1、要有声源;2、要有传声介质;3、人耳能感受声音。前两个我们上节课已经讨论过了,这节课我们通过对人耳朵的学习,认识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二、新课教学 1、提出问题: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2、猜想与假设:大家猜想一样,人耳要想能感受声波的振动,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呢?上节课我们知道,声音在传播时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声波本身就携带着大量的声音信息,这些信息要能被我们所感受,人耳中应该有什么样的结构呢?让同学们每人吹一个气球,双手捧起,然后老师在讲台前用较低沉的声音大声说话,学生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总结:人耳中要有一个能接收声音的“膜”。 3、老师通过幻灯片讲解人耳的结构,及声音是如何被我们感知的。 并板书如下内容: 外界的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 4、神经性耳聋和非神经性耳聋 由于听觉神经损坏而引起的耳聋叫神经性耳聋,它不易治愈;如果耳聋是由非神经性引起的,而只是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如耳膜损坏),叫做非神经性耳聋,它是比较容易治疗的。 介绍贝多芬的耳聋就是非神经性耳聋,他是通过骨传导听声音的,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创做出了大量的乐曲。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聋哑人的良好思想品质。 5、尝试用骨传导听声音 方法 1、用音叉听声音 (1)将敲响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指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尾部用嘴咬住,看能否听到声音,并比较一下,声音有什么不同。 方法 2、用笔杆听声音 (1)先咬住笔杆的一端,用手指弹击他的另一端,感受声音的大小。 (2)将牙松开,仍用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案例与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