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会议讲话稿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推进“工业强区”战略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孙政才书记强调“工业是一个地区经济的筋骨”。 第一,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是顺应发展大势、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历史经验证明,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近现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英国、美国以及二战后德国、日本的经济快速发展无不以强大的工业作支撑。中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发展历程和沿海地区的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长江三角洲一带的苏州、温州、宁波,还是珠江三角洲沿线的深圳、东莞、珠海等地,能够在改革开放浪潮中走在前列,主要就是依靠工业的率先腾飞。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既是历史规律,也是发展大势。 第二,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是贯彻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构建渝东南特色经济走廊的具体实践。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是重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载体和平台,也是全市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路径选择。从功能定位看,市委、市政府将**定位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中的重点开发区”,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着力打造渝东南生态经济走廊。生态保护是基础、是责任,重点开发是关键、是方向,要求我们既要强化生态建设与保护,又要围绕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低能耗、无污染、可持续的特色生态工业。从现实基础看,我区“一园多组团”工业发展平台基本形成,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工业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区内要素资源齐备,水资源丰富,土地按需供应,国电和乌电两张电网确保低廉的电力保障,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加上职教基地保障企业的用工需求,为发展工业创造了必要条件。 第三,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是做大经济总量、建设中第 1 页 共 8 页心城市的有效载体。建设渝东南中心城市、武陵山地区重要经济中心是我区“十三五”重要战略目标。一般来讲,中心城市需具备三个因素:一是拥有比较发达的经济实力,二是拥有一定规模的城镇人口,三是拥有相当的经济吸引范围。我区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为 202.55 亿元,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武陵山区恩施、吉首、铜仁比,甚至在渝东南也没有绝对优势。对照渝东南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的定位,我们只能赶前、不能落后。按照工业聚集城市人口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