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目标: • 1 、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制度制约和程序制约的意识 • 2 、提高对制度制约和程序制约的必要性认识 • 3 、知道制度制约和程序制约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证。知道程序制约主要表现 • 学习重点难点:制度制约和程序制约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证。 一、讲解:实行依法治国,保证法律有效实施和法公正,需要制度制约和程序制约。• (一)制度制约 • 1 、材料分析:材料一,河南一家合资企业在 2000 年开办之初就被“衙门作风”害苦了:办合资手续被工商局、外经委、计委三个部门踢了十几天“皮球”,办一个证书政府部门跑了 11 趟…… • 材料二,南方某经济特区市曾统计,一个高科技企业从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到竣工投产,中间要经过 13 个部门的审批,递交 15 个报告,盖 54 个公章,最不需要 6 个月。 • 材料三,据 2000 年上海市行政许可状况调查显示,上海一家汽车公司在设立过程中所交付的有关行政许可的费用竟然达到 1.91 亿元,约占这个企业投资额的 1.36% 。 • 看了这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过去几乎每个与政府打过交道的人都深有感触:办事太难了。投资办厂,结婚生子,外出打工,买房建房……一句话,不管大事小事都要经过政府的多个相关部门批准才行,必须等到各部门出具了相关证件才算“合法”,而每办理一个证件就意味着要缴纳一笔不菲的费用。加之证件审批期限不明确,拖延过长,使得有些申请人为了尽快拿到证件而向负责审批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由此滋生了许多腐败行为。据四川省纪检部门统计表明,该省近年来因腐败而绳之以法的党员干部, 90% 以上涉及行政审批,——领导干部腐败就是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批”出来的!因此人们形象地用“门难进、事难办、跑断腿、磨破嘴”来形容到政府部门办事的艰难。“门难进、事难办”无异于对政府部门的讽刺,“跑断退、磨破嘴”则是百姓普遍的无奈。 •2 、材料分析:我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行政机关可以不设行政许可。 •第二十六条: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该行政机关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行政许可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