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管理中的若干思考一、议事决策如何更为科学高效缘起。乡镇党委政府在议事决策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书记、镇长意见不统一,分管领导不知该如何汇报,有的还召开政府办公会议,造成决策低效。思考。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变党委、政府工作“两张皮”为紧密相连的“一条线”。对策: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执行”三个环节,建立民主高效的集体决策机制1.议事主要领导碰头会+政策组。实行每周一镇主要领导碰头会议事制,由科办上报汇总,每周通过主要领导碰头会进行商议研究,通过简洁有效的办法,理顺工作关系。原则上不召开书记办公会、镇长办公会,议事力求深入,每次碰头会集中议事约4小时,梳理明确一大批问题。组建政策组,选政府中最有政策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主任成立专门的政策组,实行政策研究、风险评估、意见征询三个前置环节,同时聘还请专业律师对政策进行把关。2.决策班子会+票决制。定期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严格落实党委议事规则,决策力求民主,推行班子会+票决判工作制度,对主要领导碰上会上商议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支出,坚持会议集体讨论决定,不由个人说了算,需要表决的事项由全体班子进行商议票决,保证决策的民主和科学,有效防止权力的滥用。3.推行执行清单制+通报督查协调。对党委政府布置的工作实行清单式交办,实行完成事项清单销号,未按时完成事项说明原因、倒排计划、挂账催办。出台大督查通报工作机制,成立人大代表监督、定向专项督查和作风效能督查等督查组,由人大、纪检和宣传口负责同志组成,建立交办、催办、督办工作制度,采取日通报、周协调、定期督查等方式跟踪进度,各线实行每月工作梳理销号,对滞后的项目进行定向督查,做到持续发力,以钉钉子的办法紧逼、倒逼。第1页共5页二、干部考核工作如何体现实效源起。干部考核体系作为评价干部工作好坏的重要手段,存在着“重年度考核,轻平时考核”的现象,通常以年度集中考核“一锤定音”,对过程考核不够重视,实效性不强。思考。完善日常考核机制,使考核方法由“重结果、轻过程”向重过程转变,给镇村干部队伍注入生机与活力。对策。实行“实时”考评办法,建立“实效”督办机制,激发镇村干部活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打造径山铁军先锋。1.围绕“实时”改进考评机制。实行机关干部和村(社区)月考年评的绩效考核办法:机关干部以日常工作考核为基础,突出“月度突出业绩”加分,按照分管领导推荐、班子会票决产生“月度先锋干部”,月度得分计入年度总分;村(社区)班子以“1+x”为考核内容,“1”为日常工作,“x”突出重点工作考核,制定各村(社区)重点工作任务书进行月度考核,由镇班子审定并通报公示。机关干部个人和村(社区)班子的考核得分与绩效奖金挂钩,奖优罚劣,拉开差距。2.围绕“实效”建立考核督办闭环。改变原先责任分解与考核督查脱节的弊端,打通日常工作推进与考核督查的关节,形成“任务书—项目表—月考核—季例会”的考核督办闭环。任务书,年初根据重点工作梳理科办、村社工作任务书,明确时间节点、责任人。项目表,将工作分解为具体项目,每个项目明确内容、数量、节点、资金,实行清单式管理。月考核,根据项目表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动态考核,按照正常、滞后、严重滞后、未动正常赋分,扣分。季例会,由党委书记牵头,每季召开工作推进例会,对工作任务书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点评,对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举措,推动工作落地。三、民生工程如何真正赢得民心源起。民生工程的出发点为了解决民生问题,但推进过程中又往往受到村民阻碍,容易形成“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局面。思考。探索群众参与的新机制,拓宽群众参与渠道,提高第2页共5页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实现民生工程群众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对策。实施民生实事申报制,镇级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村级实行村民代表表决制,组级实行户主签字制。1.镇级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把政府实事工程项目的最终决定权交到人大代表手中,会前充分征求全镇各层面意见,征询政府民生实事需实施的项目,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