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外国语小学备课纸课题穷人 第二课时设计者倪丽芳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语句进行研读,说出自己感受到的桑娜和渔夫的勤劳、纯朴和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德。2、学习文章抓住行动、心理和环境描写刻画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能在自己习作中运用。重点抓住重点语句进行研读,说出自己感受到的桑娜和渔夫的勤劳、纯朴和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德。难点学习文章抓住行动、心理和环境描写刻画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能在自己习作中运用。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预设教学流程修正策略一、复习导入。1、 朗读词语。2、 指名朗读课文 1——2 自然段。3、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研读第二段(3——11),随机点拨。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写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这件事,作者刻画得最细致的是什么?(人物的心理活动。)2、再次快速浏览,桑娜心理有了那些变化?都想了些什么?哪一个词最真切地描绘出了她当时的心态?(忐忑不安)3、出示文章中描写桑娜内心活动的段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1) 理解“忐忑不安”。(引导观察“忐忑“的字形,从字形上感受词语的意思:心里忽上忽下的,很不安。)(2)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哪些事情?①“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你从课文哪里读懂了“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找出相关语句。②“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回读课文 3—8 自然段后交流,然后联系课文成段表述。)(3)读第 8 自然段,读出桑娜当时的真切感受。(4)小练笔:桑娜“忐忑不安”的复杂心理导致当时她的思维很乱。我们帮助她把思路理一理,如果桑娜心情平静,她该是怎么想的?反复读第 9 小节,调整句序,完成后说说自己的感受。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这是闹着玩的吗?他来啦?……不,还没来!……他会说什么呢?……他会揍我的!……揍我一顿也好!……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5)教师小结:这段描写是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的情景,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矛盾心理。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也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在增加一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