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 通读课文 , 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1)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目的、时间、内容和作用。(2) 苏联成立的时间、全称、加盟国。(3)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措施、时间、结果。(4)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特征及评价。(5) 知道“列宁和斯大林 1922 年在哥尔克村”“苏联的标志”“第聂伯河上的大坝”“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等重要图片。2. 重、难点 :(1) 重点 : 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工业化及农业集体化。(2) 难点 : 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 新经济政策 :(1) 目的 : 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2) 时间 :_____ 年开始。(3) 内容 : 允许 _____________, 大力发展 _________ 。(4) 作用 : 促进了 _________ 的恢复和发展。1921多种经济并存商品经济国民经济2. 苏联的成立 :(1) 时间 :_____ 年底。(2) 全称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3) 加盟国 :___________ 、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扩大为 15 个。1922俄罗斯联邦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 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重点执行五年计划 , 重点发展 _______过程__________ 年 , 完成两个五年计划成果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 _______, 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重工业1928-1937工业国2. 农业集体化 :(1) 目的 : 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2) 措施 : 放弃新经济政策 , 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 打击富农。(3) 完成 :1937 年 , 完成农业集体化。3. 斯大林模式 :(1) 背景 : 在苏联外有 _________ 包围 , 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2) 标志 :1936 年 _______ 的制定。(3) 特征 : 高度集中的 _____________ 。帝国主义新宪法经济政治体制(4) 评价。① 作用 : 对苏联工业化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发挥了重要作用。② 弊端 : 第一 ,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比例失调。第二 , 片面强调 ___________, 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 ,_____ 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 , 经济发展粗放 , 效益低 , 浪费资源。产值和产量农业1. 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来扩大生产 , 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 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变化的启示是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 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3.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